國泰航空的碳中和新舉措
近日,國泰航空在香港交易所推出了名為Core Climate的碳信用交易平台,這一舉措不僅彰顯了其對環境保護的承諾,也標誌著航空業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。國泰航空成功完成了50000噸自願碳信用額的結算,成為首批參與該平台的企業之一。
碳信用交易的意義
碳信用交易是一種市場機制,旨在透過經濟手段促進減少溫室氣體排放。企業可以購買碳信用來抵消其排放量,進而達到環保標準。這不僅能夠激勵企業採取更積極的減排行動,還能為可再生能源和環保項目提供資金支持。
國泰航空的承諾
國泰航空的這一舉措體現了其在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決心。公司發言人表示,透過Core Climate平台,國泰航空希望能夠促進香港及亞太地區的碳交易市場發展,並鼓勵更多企業參與到減碳行動中來。
社會反響
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,社會各界對國泰航空的舉措普遍表示讚賞。環保組織和業界專家指出,這不僅是國泰航空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需要,也是整個航空業界向綠色轉型的重要一步。
未來的方向
隨著全球對於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,國泰航空計劃在未來幾年內逐步擴大Core Cli...
昨日(11月30日),香港大澳水域發生一起喙鯨擱淺事件,該鯨魚的受傷情況引起了廣泛關注。根據目擊者的描述,這條喙鯨長約五至六米,身上多處流血且出現明顯傷口,於岸邊掙扎著噴氣,情況相當危急。儘管多名市民迅速跳入海中,試圖營救,然而這條鯨魚最終仍於今日凌晨不幸死亡。
事件發生後,警方立即通報漁護署及海洋公園保育基金,相關人員迅速抵達現場進行初步評估。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對此表示,這條鯨魚可能是全世界相對少見的喙鯨,並在早上曾經正常出現在大澳水域。根據其描述,若鯨魚出現流血情況,可能與外部碰撞或環境污染有關。
目前,漁護署與海洋公園獸醫團隊已經對該鯨魚的屍體進行了解剖,目的在於研究其死因,並希望藉此了解喙鯨的生態需求及生存環境的變化。
這一事件再度引發了對香港海洋生態保護的討論,鯨魚作為海洋生態鏈中的重要一環,其生存狀況直接影響到海洋的健康與平衡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,海洋環境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,包括水質污染、航運活動增加以及海洋生物棲息地的破壞等。
海洋保育團體呼籲政府及市民共同努力,提升對海洋環境的保護意識,並推動相關政策以保障海洋生物的生存權益。此事件不僅是對一條喙鯨的悲劇,...
近年來,台灣的綠鬣蜥族群數量逐年增加,特別是在中南部地區,屏東縣更是成為綠鬣蜥的重災區。今年從1月到10月,當地已捕捉超過2萬4千隻綠鬣蜥。這些綠鬣蜥的活動對農作物造成了嚴重影響,尤其是在萬丹鄉,農田裡隨處可見牠們偷吃作物,造成農民的損失。隨著紅豆、毛豆等農作物進入種植季節,農民的抱怨聲不斷上升,許多人無法忍受這種情況。屏東縣政府針對此問題,自10月起啟動了「夜間巡捕,守護農民」的專案,由農業處委外專業廠商進行夜間巡查與捕捉行動。至今已捕獲1662隻綠鬣蜥,並且持續加強巡查力度,來減少農作損失。另一方面,當地的農民也發起了「獵龍行動」,號召大家每晚共同出動,為了保護自己的農田而奮鬥。這項行動不僅提升了農民的團結,也讓他們在捕捉綠鬣蜥的過程中增進了彼此的交流與合作。面對這樣的情況,屏東縣政府與農民們正在努力尋找解決方案,希望能夠有效減少綠鬣蜥對農作物的侵害,保障農民的生計。隨著整體捕捉數量的持續上升,未來如何平衡生態與農業發展將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。
2024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於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,吸引了眾多業界專家與參觀者的目光。在此次展會中,電源供應器大廠台達電展現了其在智慧能源領域的最新創新,特別是其All-in-One儲能系統DELTerra系列,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。台達電的展區展出了多項能源解決方案,力求滿足不同場域的能源管理需求,並展示了應對智慧電網趨勢所整合的各類能源產品。
這次展會不僅僅是展示產品,更是台達電對未來能源管理藍圖的描繪。展會上,台達電的專業團隊透露,隨著低碳減排的趨勢越來越明顯,許多企業客戶正在積極尋求乾淨的替代能源。台達電在這一背景下,致力於推動電力來源的多樣化,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。
台達電的All-in-One儲能系統不僅集成了電池、變壓器、控制系統及配電盤,還能夠靈活應用於不同的環境中,展現出其良好的可擴展性和靈活性。這種設計理念不僅符合現代企業對於能源效率的需求,也讓企業在應對能源管理挑戰時,能夠更具競爭力。
展會中,台達電的代表強調,隨著微電網及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,未來的能源管理將更加智能化,這不僅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,還能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。台達電在智慧電網技術方面的研發,顯示了其對於...
在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,中央研究院積極探索有效的雨洪管理方案,特別是在近期的研究中提出設置多處暴洪暫留區的計畫。這些暫留區將充分利用地面層層的滲透、淨化與滯留機制,進一步提升基地的保水能力,並有效減少暴雨所帶來的洪水風險。
研究人員指出,隨著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繁發生,傳統的雨洪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當前的需求。因此,透過設置暴洪暫留區,不僅可以在短時間內儲存大量雨水,還能在長期內促進地下水的補給,從而實現水資源的再利用。
這些暴洪暫留區的設計考量到了多種環境因素,包括土壤的滲透性、周邊植被的生態系統以及水質的淨化能力。研究團隊表示,這些暫留區能夠吸收和滯留雨水,減少地表徑流,並在雨水滲透的過程中進行自然的水質淨化,對於改善當地的水環境具有重要意義。
此外,中央研究院還計畫結合社區參與,推動相關的教育和宣導活動,以提升民眾對雨洪管理的認識與支持。透過這樣的方式,將能更有效地推廣雨洪管理的理念,並鼓勵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到基地的水資源保護行動中。
隨著都市化進程的加快,越來越多的城市面臨著雨洪管理的挑戰。中央研究院的這一創新方案不僅可以應對當前的洪水問題,還為未來的水資源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。透過科...